close

2014-0327-水草-佗草、陀草本土種ADA 侘び草の水上栽培wabikusa

買賣
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(A001-0202)
交收地點嘉義市新建街151
價錢/數量:留訊議價(編號多少)(含運)自取可以議價,保證物超所值
地區嘉義市(自取可以議價)
說明:

1.尺寸部分可對照背景版(6*6公分)、照片不含下方陶土作品

2.照片顯示陀草目前狀況,有些有螺與藻類未處理,表面未包覆地被水草(莫絲等)

IMG_2395.jpg  

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(A002-0302)---台灣水韭等

IMG_2396.jpg  

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(A003-0302)--天胡荽等

IMG_2397.jpg  

 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(A004-0302)--台灣水韭

IMG_2398.jpg  

 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(A005-0302)--台灣蘋彭草

IMG_2399.jpg  

 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(A006-0302)---非本土種--天胡荽、聖甲蟲

IMG_2400.jpg  

 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(A007-0202)

IMG_2401.jpg  

 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(A008-0302)--聖甲蟲等

IMG_2402.jpg  

 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(A009-0302) ---非本土種--小寶塔

IMG_2403.jpg  

 

商品名稱:栽培陀草---放置在戶外栽培盆中--開花散葉

IMG_2404.jpg    

 

龍骨瓣莕菜
撰稿者: valonia 
最後修正日期:1000427
學名:Nymphoides cristata (Roxburgh) O. Kuntze
科名:睡菜科(Menyanthaceae)莕菜屬(Nymphoides
別名:銀蓮花、水皮蓮、捲瓣莕菜、野蓮
龍骨瓣莕菜原產東南亞,曾廣泛分佈於台灣北部至南部之平地池沼、水塘,但隨著環境開發,其生存空間銳減,僅於高雄縣( 1)境少數池塘中可見野生或半野生族群,族群數量非常少。
幸後有農友大量栽培龍骨瓣莕菜,並推廣可食的細莖,近年已是南部客家聚落中相當受歡迎的野菜,多被稱是「野蓮」;另於80年代起,龍骨瓣莕菜的沉水植株,便以「大香菇」為名出現於水草栽培市場上。
龍骨瓣莕菜為多年生浮葉性草本植物,莖圓柱形,細長,且長度會隨水位而改變,節部有香蕉狀根。葉圓形,直徑長2.47.5公分,基部深心形,棕色,葉背帶紅紫色;葉柄長約4.5公分。
花多數,在莖的節上簇生;花梗不等長,多數長46公分;苞片膜質;花萼裂片56枚,卵狀披針形,長0.250.6公分,基部合生;花冠徑11.4公分,白色,內側下半部帶黃色,裂片56枚,長0.7-1公分,全緣,花冠筒喉部具1圈白毛,花瓣瓣邊緣無鬚毛,但上方有縱向的龍骨狀突起;雄蕊5枚,綠色,長0.40.6公分。蒴果近球形,直徑約0.6公分;種子圓形,直徑0.10.2公分,凸鏡形,16粒,黑色,光滑或粗糙。
睡菜科(Menyanthaceae)在內全世界共有5屬約60種,但在傳統植物分類系統的文獻上全被歸類在龍膽科(Gentianaceae)內,甚還出現與睡蓮科(Nymphaeaceae)混為一談。近年,根據綜合解剖學、生化分析、孢粉學、系統演化和遺傳學的研究,將Nymphoides(莕菜屬)、Menyanthes(睡菜屬)、VillarsiaLiparophyllumNephrophyllidium等五個屬,從龍膽科中分離出來,獨立成睡菜科。莕菜屬(Nymphoides)的成員全世界共約40種,台灣則共有四種莕菜屬的水生植物,黃花莕菜(Nymphoides aurantiaca (Dalz.) O. Kuntze)、小莕菜(Nymphoides coreana (Lev.) Hara)、龍骨瓣莕菜(Nymphoides cristata (Roxb.) O. Kuntze)和印度莕菜(Nymphoides indica (L.) O. Kuntze),但目前野生族群只剩下小莕菜,而龍骨瓣莕菜則有人工栽培供食用。

 

 

 

2009-06-05/中央社/記者劉嘉泰/花蓮縣5日電
主要生長在沿海濕地的鹵蕨,因生長環境受到破壞,在台灣已被列為瀕臨絕滅的保育類植物,花蓮富里鄉羅山泥火山噴口沼澤地因環境條件適合,還可見到鹵蕨野生族群。
鹵蕨是多年生草本蕨類植物,主要分布在沿海濕地和溪流出海口等環境中,台灣因棲地環境遭到人為破壞,導致鹵蕨的生長環境逐漸消失,鹵蕨也因此被列入台灣瀕臨絕滅的珍稀保育類植物。
中興大學生科系講師劉思謙表示,侏儸紀時代是大型蕨類的全盛時期,雖然缺乏化石證據確認鹵蕨是否在這個年代出現,但鹵蕨已可算是古老的植物。
劉思謙指出,其實鹵蕨野生族群在東南亞河川出海口還有很多,就全世界而言,鹵蕨野生數量並未到瀕臨絕滅的程度,只是在台灣的族群數量變得稀少,不過鹵蕨能生長在羅山泥火山噴口附近的環境,確實是比較特殊的現象。
花蓮林區管理處表示,目前台灣只剩花蓮羅山泥火山噴口附近沼澤地還有鹵蕨野生族群,台東關山泡泡泥火山和佳樂水局部濕地也有一些,主要原因是生長環境還未受到太大的人為破壞,而鹵蕨在其他的環境也無法生長,即使盜採也沒辦法存活,所以能逃過遭盜採滅絕的厄運。
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羅山管理站指出,在羅山泥火山噴口附近生長的鹵蕨面積雖不大,但水保局為維護珍貴的鹵蕨,已規劃鹵蕨生態區將提供給遊客認識和欣賞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 中文名稱:臺灣水韭
英文名稱: Taiwan Quillwort
名: Isoetes taiwanensis DeVol
名:水韭科(Isoetaceae)水韭屬(Isoetes)
名:台灣水韭、台灣水韮、臺灣水韮
原產地:臺灣
分布:目前所知,全世界僅臺灣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所屬的七星山夢幻湖有野外生產,海拔約 850 公尺,為臺灣稀有及將滅絕之植物。
途: 1.綠化植物:常被做水生綠化植物用。
莖:水生植物,高 5~15 公分,根生長在水底泥地;球莖短,具 3~4 突起。
葉:小葉細長,僅具單脈,通氣組織發達,質地鬆軟,葉長 5~25 公分,15~90 片或更多叢生一起,沉在水裡或偶有挺出水面者;葉上部扁平,下部圓形,基部外緣生有薄膜,葉尖有散生氣孔,葉舌呈長三角形,葉膜退化或僅覆蓋孢子囊頂部。
花:
果:孢子囊生於葉基內側,孢子囊有大小孢子囊之分;大孢子囊卵形,大苞子濕時呈灰色,乾時轉為白色,基部平坦,其他各面生有節瘤;小孢子灰色,橢圓形。
特徵:多年挺水或沉水水生草本植物,根生長在水底泥地;球莖短,具 3~4 突起。葉長 5~25 公分,15~90 片或更多叢生一起,沉在水裡或偶有挺出水面者;葉上部扁平,下部圓形,基部外緣生有薄膜,葉尖有散生氣孔,葉舌呈長三角形,葉膜退化或僅覆蓋孢子囊頂部。孢子囊有大小孢子囊之分;大孢子囊卵形;大苞子濕時呈灰色,乾時轉為白色,基部平坦,其他各面生有節瘤;小孢子灰色,橢圓形。
更多資源:
http://plant.tesri.gov.tw/plant100/WebPlantDetail.aspx?tno=104001010 
臺灣水韭
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 0037台灣水韮 p19 國立編譯館主編
郭城孟蕨類圖鑑遠流台灣館 200511台灣水韭 60
林春吉台灣水生與濕地植物生態大圖鑑() 台灣水韭 p046 大樹文化
中國植物誌 6(3) 223 PDF 台灣水韭
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水蕨 921054
拍攝地點:台中市東勢林場水生植物區。 (991226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iambee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